KAIYUN(中国官网)股份有限公司

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06 16:45:28| 浏览次数:

  

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图1)

  宗旨:为种植业及畜牧业提供相关服务。业务范围:农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新品种开发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种猪繁育、品种改良及养殖技术推广;宁强马的繁育、饲养与管理;提供相关培训与咨询服务。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kaiyun最新资讯

  kaiyun最新资讯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们中心紧紧围绕宁强马保种群体管理、保种场基础设施维护、马厩地面硬化、养殖环境绿化带管护、宁强马品种资源生产性能测定等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有以下几点:1、加强宁强马保种群体综合管理。我们按照“积极保护,强化选配,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工作,年初就制定了群体选配和个体选配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进行配种,及时观察母马发情情况,购置妊娠诊断B超,减少空怀,做到应配尽配,加强饲养与繁育管理,合理搭配精粗饲料,定时定量,加强运动,不断提高繁育质量。按照马群数量,及时购置精料、青干草及苜蓿颗粒,贮备青贮饲草。我们积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对马匹严格精细管理,预防和减少常见病的发生,备足药品器械,购置血球分析仪和尿10项分析仪,对异常马匹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初步诊断分析,有的放矢的对生病马匹及时治疗,随时记载病历档案,并开展蚊蝇灭杀工作。对马厩及其环境实行定期消毒,根据马匹营养状况和不同气候特点不断调整精饲料配方比例,对妊娠、哺乳母马和新生幼驹进行精心护理,对厩舍、马匹、道路和牧场坚持日巡查制度,采取综合性措施对保种场进行了科学管理。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保种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品种资源保护的成败,我们针对如何改善保种条件入手,认真进行思考和研究,实行分类解决。一是对牧场、通道、厩舍围栏进行维护,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对牧场进行更新,补撒同品种(白山叶、黑麦草)等牧草籽种,同时进行浅翻施肥。二是建设遮雨棚,改善生产条件。三是改造升级马厩供水管网,确保马匹清洁用水。六是及时更新维护粪料斗车、沼液清粪车、草料运输拖拉机、旋耕旋耙机、饲料粉碎搅拌机、饲草粉碎机、青贮打捆机等生产工具,以保证保种场马匹养殖生产的正常运转。3、建立和完善档案资料。在日常工作中,以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要务,确保了真实性和实效性。以系谱档案资料、养殖档案(包括繁殖记录、生产记录、防疫驱虫记录、消毒记录、粪污及病死马匹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为抓手,完善和更新马匹基本信息资料,建立马匹户籍制,分类管理,长期保存,有据可查。对各项经营活动、技术实施步骤、重要工作开展等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充分发挥档案的效能作用。4、加强马场绿化带管理,改善养殖场环境。我们对马厩牧场周围的绿荫带进行了全面维护,同时还对60亩柳树、红叶石楠进行了全面修剪和施肥。有效的改善了马场的小气候,对消除养殖气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5、开展了宁强马种资源普查鉴定、生产性能测定和品种登记,建立建全了饲养、繁育、性能测定等各项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在圈舍粪便的清理和无害化处理、马匹的户外运动、精粗饲料购买收集和加工贮藏、新生幼驹的护理、马匹异常情况观察等方面工作下大力气,力求认真做好,当天开展的工作坚持用日志方式记载;对于种群档案资料、系谱、病历档案建立,开展繁殖配种、妊娠诊断、疾病治疗、驱虫免疫,圈舍、运动场及环境消毒等各种数据随时记录。全面进行了成年马匹的外貌登记、繁殖能力评定、个体外貌描述、坚持做好保种繁育、提纯复壮和选育提高。6、园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马品种遗传资源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展宁强马个体外貌登记68匹、生长发育测定150匹次、体尺体重测定63匹、屠宰性能测定10匹,繁育性能测定64匹,体型外貌群体特征汇总描述68匹,影视拍照个体10匹、群体照及视频资料4个。所有资料全部上传,按照国家和省普查办要求圆满完成了宁强马生产性能测定工作。7、购置了推粪车、铁铲、消毒机、维修饲料加工机械等生产工具,添置试验研究设备、测量设备、信息设备及必要的附属设施设备。8、巩固和完善了宁强马繁育体系,扩大繁育种群,在规范饲育技术、有效保存遗传基因、扩大种群规模上下功夫,达到宁强马品种资源保护的目的。9、开展了马属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我们配合省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马属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采集血清样本100份,鬃毛60份、全血50份分别供哈兽研究所(血清)和中国农大(鬃毛、全血)进行马属动物疫病监测,同时进行了50匹马鼻疽菌素点眼试验,兽医学观察其结果全部为阴性,采集宁强马血液样品100份,经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所有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均为阴性。9、加强马场绿化带管理,改善养殖场环境。我们对马厩牧场周围的绿阴带进行了全面维护,同时还对60亩柳树、红叶石楠进行了全面修剪和施肥,有效的改善了马场的小气候,对消除养殖气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10、参与开展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工由领导带队下沉到工作一线,深入阳平关大长沟村和11网的战争,面对疫情,我们中心按照县农业农村局的安排部署和县防控办的要求,广泛组织发动党员干部职格七里坝村五组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收集全组92户181人的各类信息并录入,坚持上门引导防疫人员居家隔离户安门磁、贴封条,协助全员核酸检测扫码。危急时刻,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以冲锋者的姿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1、全面做好了上级交办其他工作和临时性工作。良繁中心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职工待遇低,没有人头经费,但是,广大职工能够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以大局为重,凡是农业农村局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我们不折不扣的尽力完成。面对100多匹珍贵马匹,我们举步为艰,但宁强马保种工作开展多年来,通过辛勤努力,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二、效益分析宁强马保护项目的效益分析:宁强马已属于“濒临灭绝”的遗传品种,不论当前和今后都显的尤为重要。1981年~2006年,省、市、县农业部门先后安排七次对宁强马进行资源普查,1981年存栏3301匹,1983年高达4724匹,1989年3164匹,1996年2400匹,2001年1010匹,2003年646匹,2006年存栏下降到历史最低只有360匹。宁强马面临灭绝状态,其主要原因是随着产区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粮食加工机械不断更新,宁强马在产区失去了它应有的重用,农民弃马,随着全国旅游产业的兴起,马的流失更为严竣。宁强马属珍稀自然遗传资源,一旦全部丢失,就意味失去了它的再生性,因此,加强宁马资源保护显的尤为重要。项目承担单位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距县城3公里,108国道、西汉高速、七里大道都距马保种场很近,新的保种场建设是按照保种繁育,观光旅游一体化规划设置,将会给保种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3、生态效益。在保种场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生态环境,场内建有140亩牧草场、场内、场外、人行道全部栽培绿化树,四季常青,一片绿园,保种场所有污水全部用来浇草灌树,生态效益良好。4、经济效益。我们加大投入开展观光旅游,旅游收入可以缓解保种经费不足的问题;随着保种规模数量的增加,可向地方旅游景区投放马匹,经济收入更为明显。5、社会效益。随着宁强马核心群的壮大,在加强配种繁育、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宁强马与羌族文化的宣传,着力提高宁强马这一珍稀品种的知名度,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宁强马业发展,开展对青少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热爱动物,向往科学意识和热情,树立保护珍稀动植物意识,社会效益将更加显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由于我中心资金严重不足,工作运行困难,整个单位及马场现有设施陈旧,凾待进行改造升级。(2)、保种场现有放牧场地缺口较大。(3)、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建议通过人事部门招录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到良繁中心从事技术性工作。(4)、宁强马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没有县级地方配套资金支持。建议中省财政下达的品种资源保护资金,请求主管局协调,能够足额拔付到位。(5)、建议宁强马保种工作通过主管部门,与政府相关机构协调,集中资金,建设成为品种资源保护、观光、马业科普、马文化为一体的保种场,推进宁强马与羌族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提升高宁强马这一珍稀品种的知名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2、主要整改措施加强组织落实、严格考核制度,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是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一是对中心班子成员分工和工作任务责任进行落实。二是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三是在落实责任、强化制度的基础上提高每位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自信心、努力工作、真抓实干,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按时完成。四是依靠兄弟马场进行人员培训,先后多次派人前往关中马场、马术俱乐部学习。下一步的工作打算1、加强马匹日常管理和繁育配种工作,计划2023年新生马驹25匹,收购青贮草料580吨,购买青干草60吨、精料原料75吨、苜蓿颗粒52吨、胡萝卜20吨,建立和完善宁强马保种档案资料。2、全面搞好农业生产,改善养殖环境,栽植苗木,全面搞好场内绿化,对金丝柳树、红叶石楠等进行修剪施肥。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⑴对2、3号马厩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更新改造。⑵对牧场围栏全面进行建设,全年完成3300米的牧场、通道、厩舍围栏进行更新维护。4、建立消毒喷淋房、消毒池和无害化处理池各1座。5、积极努力争取2个项目资金共计100万元,扩大马匹种群数量,采取生物安全防护、疫病控制等措施,切实保护好宁强马遗传资源,确保保种场具备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网站主办:中共陕西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网站承办:中共陕西省委编办信息技术与保障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