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扩建50所中小学 建成15个重大医疗项目 建设筹集4万套保障房
发布时间:2025-02-27 20:51:32| 浏览次数:
深圳晚报讯 (记者 周倩) 2月2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在深圳市民中心礼堂开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深圳将怎么做,有哪些新目标,如何让市民有更多新获得、新期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清单”,通过一串串数据,生动展现了新一年深圳民生的“发展路线图”。
全面完成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扩大优质高中学位供给,新改扩建中小学校50所以上。深化“五育并举”,推动科教、体教、艺教、卫教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劳动实践教育。
建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市第三儿童医院等15个重大医疗项目,新增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支持社会办医规范健康发展,引进2家国际一流外商独资医院。推进社康机构提档升级,新增社康机构30家。高水平建设高校医学院并与附属医院协同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10家研究型医院,加快建设国际医学城。
建立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4万套(间)、供应分配5万套(间),更好促进职住平衡、供需匹配。推出应届毕业生来深求职“免费住15天”服务,巩固和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0个以上,更新改造老旧市政供水管网66公里,完成100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200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积极推进非电网直供电居民小区抄表到户和供电设施安全隐患整治。新增停车位10万个。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托位总数达10.7万个,全面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儿童友好城市。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实现街道、老龄化社区长者服务中心(站)全覆盖。
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成深圳机场三跑道,开工建设机场T2航站楼,机场旅客吞吐量超6300万人次,积极推进樟坑径直升机场建设、南头直升机场搬迁。加强海铁联运,加快建设平盐铁路电气化改造、盐田港东作业区、平湖南国际物流枢纽等项目。高水平规划建设西丽高铁枢纽、机场东枢纽和东部交通枢纽等项目,建成通车春风隧道,抓好轨道五期、机荷高速改扩建、侨城东路北延、罗沙路改扩建、深南高铁等项目建设,开工广深高速深圳段改扩建、望海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
全力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建成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加快建设国羽训练基地、香蜜湖南区体育公园等项目,新改扩建100个都市型、楼宇型体育场地设施。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积极发展智力、户外、冰雪、海上、低空、电竞等时尚运动。出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培育壮大体育设施用品、智能运动装备、运动康养、赛事运营等体育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开放全球最大的室内冰雪世界,加快建设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等项目。编制实施全市酒店布局规划,新增15家高端品牌酒店和精品民宿。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综合品质。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力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7.5%以上、达优率63%以上,PM2.5年均浓度力争降至15微克/立方米。新建修复排水管网84公里,持续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再生水利用率达80%。310条河流按河长计算优良水体比例保持80%以上,国考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推动西部海域水质稳步提升。
巩固提升世界一流“超充之城”优势,试点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新建小区充电桩5万个、综合能源补给站15座,新改扩建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10座,加快长期失效桩清退和老旧桩升级改造,联动推进全市加油站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高水平打造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等世界级商圈,建成开业蛇口K11 ECOAST、宝安大悦城等商业项目,推动消费商圈与城市公园、文体场馆、轨道交通衔接联通。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0家以上,鼓励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策展零售、循环电商等新业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网络零售额增长8.0%以上。建成运营市内免税店,新增40家离境退税商店。
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持续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深化“千行百业+AI”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在企业服务、教育医疗、智慧交通、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推出100个以上垂直应用示范场景。推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城市生命线个以上数字孪生深度应用场景。持续打造极速宽带先锋城市,新增5G-A基站4000个以上,实现万兆宽带网络覆盖学校、医院、楼宇、社区1000个以上,争取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往返深圳航班空中网络覆盖。
深入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高水平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新建改造提升市儿童公园、南湾郊野公园、罗山公园群等35个公园,完成罗湖“八园连通”。优化提升“鹏城万里”户外步道体系,新建改造都市型绿道200公里、碧道150公里、远足径郊野径100公里,打造历史文化、风物景观、博物研习等特色步道20条。优化重点区域交通微循环,打通断头路20条,新改扩建非机动车道600公里。实施休闲骑行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环石岩湖、深圳水库、环长岭陂水库等骑行道,新增骑行道230公里以上。
建成投用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湾文化广场、欢乐港湾欢乐剧场,加快建设市文化馆新馆、深圳国际美术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歌剧院、蛇口山音乐公园、新国乐演出基地、前海博物馆等项目,创新文化场馆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用好街区园区、楼宇商圈、公园绿地、交通枢纽等开放空间资源,嵌入阅读、展览、演艺、文创等元素,打造50处“小而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